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您当前的位置: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联系我们

地址:衡阳市蒸湘区解放大道35号(新院) 衡阳市石鼓区解放路30号(东院)

邮编:421001

门诊电话:0734-8899960

体检中心电话:0734-8899866

网址:http://www.nh2h.com

备案号:湘ICP备14013022-1号

技术支持:衡阳联信

医院地图>>

媒体聚焦

血管疾病诊疗向精准医学方向发展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8-01 16:52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贺正香

  7月29日 —30日,由南华大学附二医院、南华大学附三医院承办的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腔内标准化治疗培训班在我市举行
  血管外科专家揭晓不一样的血管秘密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血管外科事业正在蓬勃地发展,血管疾病尤其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随着医疗器械研究开发和腔内介入技术的提高,使疾病的治疗更向微创方 向发展。7 月 29—30 日,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腔内标准化治疗培训班、衡阳市医学会第四届血管外科年会在我市召开,邀请了国内众多血管医学临床和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就血管医学发展和转化做专题讲座,面向广大基层医生系统介绍腔内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技术,分享专家治疗经验及心得。并同期举行衡阳市医学会第四届血管外科年会,针对基层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就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新观念新技术、护理新进展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文/图   本报记者  贺正香
 
  相关链接
  南华大学附二医院
  血管外科简介
  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血管外科是省内较早成立的血管外科专科病房,是衡阳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南华大学血管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硕士研究生6人。科室具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的专科护理团队,有护理人员13人,其中护理本科生7人、副主任护士1人、护师12人,是该院最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科室。科室与国内多个血管外科学术团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学术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科以来,致力于向衡阳市区及周边县区医院普及推广血管外科基础知识,提升各级医院医生对血管外科疾病的认识能力,定期举办血管外科培训班,提高诊疗效果,减少误诊漏诊,降低致残以及病死率。同时科室还承担着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目前,该科开展的血管外科相关手术有: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血管隔绝术;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周围血管腔内治疗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kett综合征)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腔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下肢动静脉血栓取出术;门静脉高压分流断流术;布加综合征腔内开通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PS);人工血管旁路术;体内及体表血管瘤切除和栓塞术;各种血管损伤修复术;周围血管造影;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动静脉造瘘术、长期透析管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输液管路技术(静脉输液港技术、PICC)等。
  
  1、血管疾病的治疗更加趋于微创化
 
  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熊国祚介绍,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血管疾病尤其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随着医疗器械研究开发和腔内介入技术的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更加趋于微创化。
 
  熊国祚说,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作为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直致力于血管腔内规范化诊疗,为此于7 月29 —30 日特共同举办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委腔内标准化治疗培训班,面向广大基层医生系统介绍腔内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技术,分享专家治疗经验及心得。此次会议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吴庆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李毅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舒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赵珺、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周为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张艳、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向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黄建华等血管医学临床和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就血管医学发展和转化做专题讲座。
 
  2、血管疾病诊疗向精准医学方向发展
  
  据了解,精准医学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人类个体的基因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群体基因数据库的建立不再是梦想,而且随着制度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便捷、廉价。血管疾病相关的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已开展多年。随着精准医学的推动,血管疾病的诊疗也必将沿着精准医学的方向发展。
 
  据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介绍,精准医学实际上是在推动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其目的在于将现有的基因组学研究进行规范、整合、共享,加速医学研究进程,提高医学研究效率,让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更快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患者、社会共同参与,临床医师是精准医学模式的主导,政府的支持、政策法规的制定、家庭社会的健康意识的提高都是必需的。对血管外科医师来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还将不断升高。研究并建立我国血管疾病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各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在完成各自研究项目的同时,需要紧跟国家的步伐,系统整合并扩大现有研究队列和样本资源库,建立生物资源及大数据的共享平台,参与并引领全球数据库的建立。充分发挥精准医学模式的先进性,推动精准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
 
  3、血管疾病下腔内治疗的基本技术
  
  熊国祚教授现任衡阳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向记者介绍了血管疾病下腔内治疗的基本技术,他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手术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传统的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手术因为创伤大、风险高,尤其不适宜于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由于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性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熊国祚教授介绍,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一项成熟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球囊扩张分离狭窄硬化的内膜,同时破坏中膜平滑肌强力层和胶原纤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断裂,中膜伸展,血管重塑。当 PTA 后发生血管夹层撕裂和弹性回缩就需要使用血管内支架 (Stent)。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早期最常用的血管腔内技术。
 
  熊国祚教授说,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各种血管腔内斑块减容手术得以发展,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斑块切除装置、慢性血栓抽吸装置、血管腔内喷射性溶栓技术的应用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病变血管腔内堵塞组织,同时减少了血管内支架的使用,提高了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通畅率。近年来各种药物涂层球囊(D C B)已经或即将面世,最具代表性的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球囊表面带有紫杉醇药物涂层,在用球囊扩张病变时,紫杉醇药物被快速均匀地挤压释放,渗透进入血管壁,选择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阻断早期的增生启动因素,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药涂球囊的应用将给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带来第二个春天。 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他认为腔内治疗已经突破了TASC分级的限制,但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重视术前检查,仔细阅读影像资料;术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术技巧,合理选用开通器材,尽量做到真腔开通。经验是针对没有合并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在血管开通前做导管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血管真腔开通机率。
 
  4、打造省内出名的血管外科团队
  
  据熊国祚主任介绍,南华附二医院血管外科通过加强与省内外优秀团队的合作,积极参加国内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多次参与和筹办本地区的学术会议和学习班,2012 年承办了湖南省血管外科年会,2013 年和北京友谊医院陈学明教授一起举办了全国基层医院血管外科学习班,增强了科室的影响力,也带动了科室成员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他们还承担南华大学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作为南华大学血管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已培养血管外科研究生 10 余名,在湖南省各大医院的血管外科及介入科担任技术骨干。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国内优秀的学术团队交流,着重培养科室年轻医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让年轻医生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让他们能感受到职业成就感。努力打造出一支市内优秀省内出名的血管外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