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您当前的位置: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联系我们

地址:衡阳市蒸湘区解放大道35号(新院) 衡阳市石鼓区解放路30号(东院)

邮编:421001

门诊电话:0734-8899960

体检中心电话:0734-8899866

网址:http://www.nh2h.com

备案号:湘ICP备14013022-1号

技术支持:衡阳联信

医院地图>>

媒体聚焦

南华附二医院迎来笑容满面的“移”友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7-04 16:34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贺正香

他们有的人肾移植后已健康存活10多年,此次特送来匾牌对医务人员表示感激之情



“移”友们送匾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文/图 本报记者 贺正香
 
  7月1日是建党98周年纪念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住院楼泌尿三区上演了温馨一幕:4位肾移植康复者(简称“移”友)笑容满面地为医务人员送来了一块写着“仁心仁术,德艺双佳”字样的匾牌,再三感谢罗志刚、李建军、钱坤三位医生以及全体医务人员对他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据介绍,从1998年至今,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手术已突破200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7岁,健康存活最长时间的有21年。
 
  A、10年前肾移植手术 让她逃过一劫
 
  得知有“移”友来访,正在开会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罗志刚教授特意抽空赶过来向4位“移”友表达亲切问候。罗志刚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也是南华附二医院肾移植团队的领路人。从1998年开始,这个团队做了超过2000例的肾移植手术。罗志刚说,20多年来,他和众多从哭着问他还有多少生的希望开始的患者和家属一路走来,成了要好的朋友甚至亲人。
 
  今年40岁、已成功进行肾移植手术整整10年的曾夏田就是其中一位。她和其他三位“移”友王国春、洪余能、刘琼芳相约一起,到医院后就一直等待见到他们心目中的亲人罗志刚教授。曾夏田看上去气色不错,她说:“罗教授他们10年前给了我再生的机会,从当初的病痛到如今轻松幸福地生活,还能开车到处游玩,这份快乐,我希望和恩人分享。”
 
  据了解,家住祁东县砖塘镇的曾夏田原在深圳做生意,她清楚地记得,2007年8月15日因急性肾炎进院治疗,2008年肾病不断恶化,最终变成尿毒症,当时她还不到30岁。此后的日子“不能吃不能睡,生不如死”,一周两到三次的透析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好在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到了2009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想肾移植,找到了南华附二医院。曾夏田说:“医院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2009年6月6日是我肾移植手术的日子,术后我的康复非常好,不到1个月便顺利出院,一直到现在,我只是定期接受复查,按时服药,身体再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在一旁的罗志刚教授说:“你这种情况再快乐生活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可以。”
 
  B、尿毒症患者换肾后
 
  成“种粮能手”
 
  因为感恩,“移”路同行。2016年6月1日,我市一帮“移”友成立了“衡阳新生健康快乐之家”微信群,现在由王国春担任群主。现年50岁的她18岁时患肾炎,2015年肾移植后一直健康快乐,她说她真是三生有“肾”。王国春说,这个微信群不仅加强了医患、病友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感觉到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广大肾友的生活质量,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现场交流中,罗志刚教授和王国春特别提到一个“移”友,他叫曾红徕,家住祁东县蒋家桥镇新江村的他,35岁时不幸患上了尿毒症,为此,他伤心过,抱怨过,最终还是选择了坦然面对。2014年1月23日,在饱受5年之久的病痛折磨后,曾红徕成功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在“换肾”康复后,曾红徕选择坚守农村阵地,种粮面积达1300多亩,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王国春介绍,2017年8月11日,正值“双抢”,为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衡阳新生健康快乐之家”微信群组成学习慰问团前往祁东县蒋家桥新江村,探望了曾红徕。当年为他做手术的李建军主任及谭书波医生、主管护师谭丽听到消息,也陪同前往田间地头慰问,并叮嘱曾红徕注意身体健康。
 
  C、把患者当成朋友和亲人
 
  王国春说,“移”友最应该感谢的是国家、医院和家人。因为国家医保政策好,让大家看得起病;医院设备好、技术好,让大家治得好病;家人的陪伴与支持,让大家康复得快。
 
  据介绍,肾移植手术如今已十分成熟,配合药物也越来越先进,患者通过移植后,有数据显示:移植肾1年的存活率能够超过90%,5年存活率在60%—70%,10年以上也有50%左右。
 
  罗志刚教授介绍,这些肾友和医护人员之间相处得十分和谐。这和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团队长期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与细致的工作密不可分。
 
  罗志刚说,患者的配合有助于治疗,而患者的理解更能让医护人员轻装上阵,这给手术治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特别欣慰地说,他每做一次肾移植手术,灵魂就得到一次升华,在他心中,每一个“移”友都有滋有味有情怀,他很乐意把这些患者都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罗志刚教授再一次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起器官移植,改变传统观念:当生命终结时,如果你的器官可能为别人带来生的希望;而逝者的器官如果能移植给需要帮助的人,也是对逝者生命最好的纪念和另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