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您当前的位置: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联系我们

地址:衡阳市蒸湘区解放大道35号(新院) 衡阳市石鼓区解放路30号(东院)

邮编:421001

门诊电话:0734-8899960

体检中心电话:0734-8899866

网址:http://www.nh2h.com

备案号:湘ICP备14013022-1号

技术支持:衡阳联信

医院地图>>

媒体聚焦

曾钧发:重症“技术咖”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7-15 16:36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admin

本报记者  刘   臻
 


曾钧发正在检查病人的身体情况
 
  说到ICU,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濒临死亡的患者才会来这里。
  对,也不对。
  这里收治的,确实是极其危重的病患,但ICU绝非病人去世前必须走的一关。病人来到这里唯一的原因,就是还有活的希望。南华附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ICU主任曾钧发说:“我们时时刻刻想着让病人活!有质量地活!”
  作为南华附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先锋人物,多年来,曾钧发致力于重症医学科的核心难点——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以及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与临床治疗。
  自2014年南华附二医院ICU开展颅内微创手术以来,5年内,曾钧发主刀的脑出血微创手术超过1000例,病死率保持在8%以下,他的妙手仁术挽回了近千条鲜活的生命。
  手握仁术,胸怀仁心,在敬重生命中执着追求,无疑是曾钧发最好的代名词。
 
  A小眼睛大夫的“重症”情怀
  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病房里,常年一身白大褂的曾钧发话不多,但接触久了着实能感觉到他是个“接地气的暖男”。
  今年2月9日,正值春节期间,从其他科室忙完工作正准备返回科室的曾钧发刚一出电梯,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去年由曾钧发主刀手术的康复患者老李带着家人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科室,坚持在门口等候,称一定要见到曾主任,当面道一声感谢。
  寒冬腊月里,患者及家属的这一声远道而来的感谢汇成一股暖流,让曾钧发这位见惯了“人间生死”的男儿不禁流下了泪水。
  原来,去年11月,63岁的老李因脑出血被外院转诊至南华附二医院。送来时,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出现昏迷且瞳孔散大等危险征象。因此,患者家属对于治疗效果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能轻言放弃。作为一名常年与死神打交道的重症医护人员,曾钧发曾无数次这样告诫自己与同事。
  他采用微创穿刺引流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脑血肿外引流,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大创伤。随着脑部淤血引流干净,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也开始稳步回归正轨,3个星期后清醒了过来,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几个月过后,患者老李出现在自己眼前,大病初愈的他可正常言语与行走,生活也可自理。对此,曾钧发感到尤为欣慰。
  重症医学人,他们没有额外的手术站台费,每天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却依旧要辛苦、拼命,为什么?
  正是一个个重症患者的转危为安,让他们收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满足感。  
  “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相信只要坚守岗位,不忘初心,我们都会在平凡、忙碌的工作中追求医者永恒的价值!”曾钧发由衷地感慨道。
 
  B严于律己的“技术控”
  在同事眼中,曾钧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严于律己完美主义者。“曾主任的教学PPT堪称是我们院内的教学模板。大家发现,每次只要他讲课,上课前,他总会对着PPT课件进行更新修改,力求内容详实完备。曾主任对病历规范化书写有着很高的要求,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出错。”护士长谢超丽说道。
  在旁人眼中,曾主任如此追求精益求精,其背后表露出的是他严于律己、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情。
  在技术上,曾钧发更是个“技术控”。专业上,他从不止步于目前的技术,而是通过继续深造学习以及利用外出深造的机会,不断夯实自己的技术,随时处在学习状态,以掌握不断更新的技术,推动我市重症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000年7月,从原衡阳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的曾钧发,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目前博士在读。从医19年来,曾钧发从未间断过对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2014年,从外省进修回来的他便带回了脑出血软通道微创技术,一改以往脑出血患者需要开颅手术清除脑淤血带来的大创伤以及高额费用负担,造福了无数患者。在繁忙的工作以外,他通过参加重症医学资质培训(5C培训)以及参与全国重症医学年会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重症医学学科领域不断深耕。
  在科研方面,他参与两项国家自然课题,主持了湖南省卫生厅、衡阳市科技局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SCI论文2篇。
 
  C沟通是治疗的“双面胶”
  一道ICU 的大门,隔开了病房和家属等候两个区域:厚重的门外,是一群翘首以盼、心急如焚的患者家属;封闭的门内,是协助病人与生死搏斗的医务人员。两个群体,隔着一扇门都在为生命的奇迹而努力。
  曾钧发不厌其烦地对身边的同事说:“重症监护室,一边是病情危急的患者,一边是随时可能痛失亲人的家属。那种特殊环境下,我们医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给病人特别是家属更多的理解,多从他们的立场和角度来想问题、做事情。”
  这些年,每当科室里出现患者家属情绪不稳的情况,曾钧发总是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耐心地做工作。他也有自己的诀窍,在患者家属情绪不稳的时候,首先要想方设法稳定他们的情绪,待患者家属情绪稳定了,再详细介绍手术方案、患者的预后、病程变化及费用等相关注意事项,往往能收到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