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您当前的位置: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联系我们

地址:衡阳市蒸湘区解放大道35号(新院) 衡阳市石鼓区解放路30号(东院)

邮编:421001

门诊电话:0734-8899960

体检中心电话:0734-8899866

网址:http://www.nh2h.com

备案号:湘ICP备14013022-1号

技术支持:衡阳联信

医院地图>>

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我在黄冈“战疫”的那些日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07-20 15:31 来源:护理部 作者:龚小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2020年1月,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从武汉暴发,随即向全国蔓延。1月23日,武汉封城,这座“九省通衢”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的蔓延,确诊患者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短缺,医护人员不足。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疫情就是命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国迅速吹响援鄂集结号。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医护人员、志愿者逆风而行,向武汉、向湖北进发。
就在1月23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接到通知,要求立即组建援鄂医疗队,随时准备驰援湖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我的领导对我说:“小戎呀,你的父母双双受伤住院,你也请好了假,你可以不去湖北的。”我听后毫不犹豫地说:“我之所以报名,是想趁自己还有激情和热血的时候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负韶华,不辜负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领导见拗不过我,便批准我加入了湖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黄冈的医疗队。 
1月25日,大年初一,正是万家团聚的日子。我和队员们一起背上行囊,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征途。当晚9点,我们到达武汉。曾经繁忙的武汉高铁站空空荡荡。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因为气温太低,我冷得有点发抖。
深夜11点,我们一行抵达黄冈。
         第二天才知道,我们是全国第一支到达黄岗的医疗队。当天黄冈的疫情通报是64例,第二天是122例。6天之后,黄冈新冠的确诊病例数超过一千,成为全国除武汉之外第一个破千的城市。
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由于医务人员紧缺,最初的几天,我们医疗队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我们去过黄冈惠民医院、南湖社区、龙王山医院,这些都是由福利院、老年公寓改建而成的,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患者,医疗条件简陋,医疗防护物资也极为匮乏。没有长筒靴,只好用垃圾袋裹在脚上。
 
        1月29日晚,我们转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里号称黄冈的“小汤山”。从当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8时,我们医疗队收治了43名新冠确诊患者。12个小时内,病区54张床位全部收满。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点。从一开始,我一直坚持战斗在抗疫最前线,每天忙得如打仗一样。在日常查房中,我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尽量和病人靠近一点,让病人感到贴心和温暖。
2月1日,有一位病人突发心脏骤停,我立即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事后,我有点担心被感染,但在那一刻,本能的职业反应让我无法去细想。
由于防护服紧缺,穿脱防护服又有严格的要求,一旦穿上就是8小时不能吃饭,也不能喝水。说真的,要做到这一点最难了,我几次都快要饿晕了,喉咙里干得冒火,特别难受。而且,因为工作强度大,不透气,防护服内里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我依然咬着牙,坚持着,没有后退半步。
2月3日凌晨,我接到了一个任务:前往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某疑似患者隔离区支援。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到了南湖病区。这里原是一所社会福利院,被临时征用,主要用来收治和隔离疑似患者。整个福利院有三栋楼,支援工作就在这三栋楼之间展开了。
        由于医护人员有限,每一名护士负责管理一栋楼的患者,每栋楼有三层,楼层之间是一条长长的楼梯,我每天在这里上下穿梭几十个来回。这在平常也许不算什么,可是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口罩、护目镜等装备之后,爬半层楼梯就有一种接近窒息的感觉。
 
        相对而言,疑似患者的治疗较少,主要以隔离观察为主。送餐、量体温、消毒、搞卫生......这些琐碎的工作似乎与专业护理有些差距,可时间长了却让我明白,这也正体现了护理专业的真正内涵——照顾。
有一位叫璨璨的小朋友,他是隔离区年龄最小的疑似患者,刚刚4岁,他的直系亲属全部感染新冠肺炎,转往医院进行隔离治疗。4岁的他不哭也不闹,懂事得让人心疼,乖乖的拿着小玩具静静玩耍。他想上厕所,爬不上马桶,我递给他一个塑料桶,让他坐着。我给他喂饭,帮他穿衣服。晚上,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给他讲故事。幸运的是,璨璨的病毒核酸检测是阴性。离开的时候,我看到这个不哭的小男孩,笑了。
 
        在黄冈“战疫”的那些日子,我经常被感动着。我的一位同事,在给病人气管插管时,护目镜突然起雾,换防护服、换人都来不及了。他不得不摘下护目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操作。那一刻,我觉得他最伟大!
为了舒缓患者情绪,我在网上学了一套手语操。我对一位女患者说:“阿姨,你的情况每天都在好转,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了,你一定要有信心。我教您做手语操吧。”没想到,这个建议得到了病房内所有接受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的积极响应。我与病患一起载歌载舞,轻松欢快的音乐声,增强了大家战胜疫病的信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立春以后,黄冈依然是春寒料峭,还下了多年来的第一场大雪。我院的男护士易兴科老师,在上完第一个夜班后有了一个新外号:易大妈。因为实在太冷了,淡定的他顾不上形象,穿上了别人的一件花棉背心。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花棉袄,而是一件特殊的战袍,它能帮助我们抵御严寒,激发能量,抗击疫魔。
         最难忘的是在黄冈ICU的日子。机器尖锐的警报声,患者对生无限向往的眼神,都让我难以忘记。我在最危险的地方,奋勇向前,参与完成了黄冈第一例ECMO的操作。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在荆楚大地上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觉得,这是所有医护人员对职责的坚持,对生命的敬仰。
 
        没进过隔离病房的人,或许会恐惧这里,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着病毒的空间。而到过以后,我感到,这里除了病毒和孤单,还有爱与坚守。
        2月17日,来到黄冈的第24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隔离病房做护理。28床患者刘姐一见面就说:“刚刚你们为黄冈加油的视频我全拍下来了,我要发给家里人看,让他们知道我被照顾得很好!”我回答说:“刘姐您客气了,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同病房的郭阿姨说:“你们都是父母心疼的儿女,一定要平平安安过来,平平安安回去!”
        听到这些话,我的鼻子忽然很酸。因为我觉得,他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可他们还在关心着我们,关心着医护人员的平安。
        爱与感动,每天都在病房上演。第一批出院的患者,迟迟不愿离开;而病人出院前的深深鞠躬,成了固有的答谢方式;一双双充满信任的眼睛,成了我们彼此沟通的桥梁;无时无刻的感谢,成了患者与我们交流的语言。在这里,除了孤独与病痛,我更多感受到了善良、乐观与爱意。
        当疫情袭来,使命在肩,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在这次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在不分昼夜挽救生命的过程中,我付出了努力,也得到了成长。2月9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讨论通过,吸收我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拳头,进行了庄严的宣誓。
 
        新冠疫情使太多家庭分离。武汉、黄冈甚至更多城市的热闹与繁华被病毒袭击、掩盖。但在黄冈战疫的日子里,我始终坚信,在疫情面前,所有的温暖都会不期而遇,越来越多的爱会将病毒驱散,将天空点亮。我始终坚信,病毒终会远去,胜利一定会到来。
        3月22日,历时58天的支援黄冈抗疫的任务结束了,我们凯旋而归。没有想到,这一天竟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高光的时刻。黄冈市政府授予我“黄冈市荣誉市民”光荣称号,黄冈人民夹道相送,从我们的出发地至高速入口,连绵13公里!他们不停地挥手,向我们致意。衡阳市民也是十里相迎! 我见证了一场盛大的交接仪式,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在这场“仪式”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湘鄂一家亲”,也收获了两地人民的真情与大爱!
感恩在黄冈抗疫的这段日子,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将这段难忘的经历,永远珍藏在心底。

 
       谢谢大家!